3月6日—7日,国家科技部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专家组对我校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现场评估。
6日上午,专家组听取了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汇报,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提问;校长申长雨院士、副校长李俊杰,钟万勰院士、程耿东院士,科学技术研究院、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关负责人出席会议。
汇报会上,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6位教授作了关于重点实验室总体建设的工作报告和代表性学术成果报告,分别为:李刚教授的《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工作报告》,姚伟岸教授的《计算力学的辛数值方法》、郭旭教授的《结构优化的若干前沿问题研究》、陈飙松教授的《工程与科学计算软件集成平台SiPESC》、岳前进教授的《海洋工程装备结构自主概念设计研究》、吴承伟教授的《能源装备设计与制造中的力学问题》的报告。
下午,专家组在申长雨校长、李俊杰副校长等人的陪同下对实验室实验平台建设进行现场考察,对实验室各类科研管理资料进行现场核查,对实验室各方面工作进行了提问,并进行个人访谈。7日,专家组举行评议会和综合评定总结会。实验室最终评估结果将在全部完成现场评估和复评之后由科技部公布。
近五年来,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针对先进工业装备的分析与优化设计领域具有广泛共性的一系列学科前沿问题,在计算力学与工程科学计算的理论和方法,结构优化设计的现代理论和计算方法,大规模计算工程软件系统研究开发和应用,复杂环境下重大工程和工业装备结构的试验、分析与评价等方面开展了系统化的、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若干原创性成果,解决了一批重要工程中的关键力学问题。实验室在基地建设、科学研究、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突出进展,发挥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国家基地作用。
根据国家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和《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规定,此次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注重考察实验室研究水平与贡献(50%)、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30%)、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20%)。突出对实验室代表性成果的评定。专家组在小组现场考察结束后,根据评估指标体系对实验室记名打分,并提出书面评估意见。评估分现场评估和复评两个阶段,复评在现场评估基础上,采取集中开会的形式对现场评估排序前30%和后20%的实验室(按四舍五入取整数)进行评议。复评确定本领域实验室的初步评估结果。复评结束后,评估机构向科技部提交评估报告和其他相关档案资料。科技部审核评估报告,结合年度考核情况确定评估结果。评估结果分为优秀、良好、较差三类。
(转载自大工新闻网)